作者:姜伯静
“广州白云机场,金鹿航空737,起落架放不下来,现在要迫降了。”这是国内一门户网站高管于8日中午在微博发出的消息。该微博一经发表,便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关注,很多人开始挖掘更多信息,网民“西门不暗”又“披露”出更多“细节”,包括航班低空通场尝试重力放轮、失败后重新拉高放油,其间机场关闭,大量消防车赶到,其他航班备降深圳等。8日中午,先后有多家媒体的记者前往白云国际机场求证,结果机场不曾关闭,一切运营正常,也没有任何航班要迫降。(《南方日报》6月10日)
虽然是虚惊一场,但微博这一新生事物在其中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,却不得不让我们深思:火爆的微博——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滋生谣言的温床?
2009年微博的横空出世,使沉闷已久的互联网内容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各大门户网站相继推出自己的微博产品,微博成为继博客后又一新卖点。与微博相比,能让无数人半夜跑到大街上躲避地震的百度贴吧,已经有些落伍,它正在凭借传播速度更快、更隐蔽、更能让人信服等特点,风靡网络。而更多的人,包括传统媒体的记者,也在从论坛、贴吧寻找新闻线索的同时,把注意力转向了微博,“白云机场”案例绝非偶然。
客观地说,微博在目前还未完全像博客一样普及,因为部分门户的微博注册还未完全放开,这也就使目前的微博用户的素质和水平,还维持在一个比较“高”的状态。不过,随着商业竞争的日益加剧、盈利压力的加大、对用户粘合程度要求越来越高,微博的大众化,将成为必然的趋势。
可以预见,当微博普及之后,由于用户水平良莠不齐,论坛、贴吧上面的恶习会逐渐在微博蔓延。假如有人谩骂、造谣甚至居心不良的话,那缺少监管、盲从性更强的微博所造成的危害,会远远大于传统的论坛和百度贴吧。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,我们可以通过贴吧呼吁救援某个生病的小孩,很短的时间内让几十万人知道,但我们要辱骂某人或者造谣的话,同样也能让几十万人在短时间内知道,这种恶劣影响虽然还未出现,却不得不防。
由于“粉丝”在微博的独特作用,买卖粉丝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产业。据报道,目前“花两毛钱,你就可以在淘宝网上购买到一个微博‘粉丝’;如果你够慷慨,花2399元就可以买到3万个‘粉丝’,享受到和大明星一样的众星捧月”;这些粉丝“有的是手工注册的,有的是用相关软件注册的”,“有团队专门做这个工作”,“少的时候一两个人,多的时候会有10多个”,“还有人已经注册了1万多个微博账号,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销售”,“如果量大的话,还可以再通过软件刷”。(6月3日《广州日报》)在微博尚未全面铺开的情况下,造假已经产业化,那么可以看出,论坛上盛行的水军、造谣等毒瘤正在对微博虎视眈眈呢!据说,已经有人提出要在将来利用微博进行商业推广,那时,完全商业化的微博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?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