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lixingming.4904 的博客

人生沧桑,翻覆阅历,悠悠万事,九九归一!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北楚:改“鄂”为“楚”正当时_评论频道_凤凰网  

2011-10-14 13:51:42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中国能否护航“黄金水道”?

中国船员遭劫杀事件,凸显金三角黄金水道的险状,中国能否派员护航?

友邦惊诧:中国式红包何以横行

中国式红包让友邦惊诧了,中国记者们却又为何见怪不怪?

对话湖南互殴正副局长

正局长万春生发声:进人符合程序;副局长廖曜中:官员也要维护人格。

北楚:改“鄂”为“楚”正当时

“湖北简称鄂,还是楚?”已成舆论焦点,在多数人支持改“楚”的同时,也有不少人表示,湖北称“鄂”由来已久,且更名涉及面太广,所以不宜改为“楚”,其主要观点一是坚持现实不可改,二是怕麻烦,但笔者却认为改“鄂”为“楚”正合时宜。

首先,无论对内对外,湖北一致宣扬的是“荆楚大地”、“荆楚文化”,毫无疑问,楚文化已成湖北人的共识。俗话说,“天上九头鸟、地上湖北佬”,“九头鸟”的别称也是湖北人共同认可的,而“九头鸟”的形象即源于战国时代楚国先祖所崇拜的神鸟,所以,从文化共识上讲,“楚”显然更能代表湖北。

其次,改“鄂”为“楚”,实因时代发展,对外宣传多有不便。试想一下,在日益频繁的对外经贸文化交流中,谈“楚”显然比说“鄂”认知度更高,一提荆楚大地,自然想到湖北,很显然,直接认知远胜间接认知,改“鄂”为“楚”大有裨益。

更何况,改“鄂”为“楚”更有利于发扬楚文化的精神。“惟楚有才,于斯为盛”,楚文化的精髓是积极进取,开放融合;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”,楚文化的核心是革故鼎新,至死不屈。我省著名作家熊召政做客荆楚讲堂,畅谈“楚人文化精神要略”时也曾说过,楚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执着。而这种自古流传的执着精神正是贯彻落实我省“十二五”规划,积极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所迫切需要的,因此,改“鄂”为“楚”既有利于提高认同感,发扬“楚”文化精神,也有利于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。

更重要的是,改“鄂”为“楚”正与“楚商”定名活动相呼应。众所周知,一个商派反映出该地域民营经济的实力和商业文化认同,所以,商派的简称多与省份的简称相统一,如山西晋商,浙江浙商,安徽徽商,广东粤商等,知名商派多遵循此规律,如今湖北商人已经定名“楚商”,此时,我省简称改“鄂”为“楚”正合时宜。

如上所述,改“鄂”为“楚”既有内部的文化认同基础,也有利于对外宣传交流,既有利于弘扬荆楚文化,更有利于促进湖北民营经济发展,所以说,改“鄂”为“楚”正当时。
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,凤凰网保持中立

两“原配夫人”组团街头打“小三”(图)
北楚:改“鄂”为“楚”正当时_评论频道_凤凰网 - 半忙半闲 - lixingming.4904 的博客
北楚:改“鄂”为“楚”正当时_评论频道_凤凰网 - 半忙半闲 - lixingming.4904 的博客
资讯
财经 · 房产
娱乐 · 时尚
汽车 · 旅游汽车:

资讯|业界|金融|专栏
专题|购车|新车|导购
行情|试驾|对比|玩车
车型|图库|SUV|口碑
车企|人物|车模|投诉
车吧|上海车展

科技 · 健康
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
Copyright © 2011 Phoenix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.



引文来源  北楚:改“鄂”为“楚”正当时_评论频道_凤凰网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0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